每天挥拍10分钟,降低死亡风险20%!挥拍运动的神奇健康益处

抗癌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。这是我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而这生活习惯不仅仅表现在合理的饮食、充足的睡眠,其中还涉及到体能锻炼。你知道吗?体能锻炼不仅可以防范癌症,也可以降低各种癌症引起的总体死亡率。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、提高体质,更关键的是,它能改善细胞缺氧的情况,而细胞缺氧则是促进癌症发展的重要因素。

几十年来,我通过数万例不同癌种的临床观察,发现经常参加体能锻炼者的五年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。通常这类运动以长期的、轻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重。最近一项发表在《美国医学会杂志》的研究发现,挥拍类运动对死亡风险的影响尤为显著。与其他身体活动相比,挥拍运动的死亡风险降低效果更为明显。

具体来看,研究表明,参与挥拍运动的人群,与从不进行身体活动的人群相比,其死亡风险降低了16%。而跑步、步行、其他有氧运动、打高尔夫球、游泳和骑自行车的死亡风险分别降低了15%、9%、7%、5%、5%和3%。可以说,挥拍运动和跑步在降低死亡风险方面的效果是最显著的。

由于癌症患者普遍年纪偏高,且多数体质较弱,因此不建议大家进行剧烈运动。相比之下,长期的挥拍运动就显得尤为合适。打乒乓球、羽毛球等都属于挥拍运动,这类运动不仅能锻炼肩膀和手臂的力量,还能提高大脑的快速思考能力,并调动全身的协调性,真可谓是一个全身性运动。

挥拍运动的健康效益是多维度的。首先,它可以强化心肺功能,抵御代谢病和心血管疾病。挥拍运动需要高频短跑、急停和跳跃,这些动态间歇性运动显著提升了最大摄氧量(VO₂max),增强了心肺耐力。其次,挥拍运动还能够训练协调性,延缓脑退化和防止跌倒。快速判断球路轨迹的过程中,激活了小脑、前庭系统及视觉处理中枢,提升了身体的反应能力。

此外,挥拍运动也优化了骨骼肌肉系统,帮助对抗骨质疏松和肌少症。在击球时,肌肉需要爆发性发力,而在接球时则需要缓冲性制动,这种离心-向心收缩的交替运动有助于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。

针对不同人群,挥拍运动的适配性也很强。中青年人群可以选择羽毛球或网球,进行高强度的间歇训练,以强化心肺功能;老年人则适合乒乓球或匹克球,侧重于协调和防跌;慢性病患者可以选择太极拳式的挥拍运动,以慢速轨迹追踪,改善帕金森症状。

在运动频率方面,建议每周进行3到5次,每次30到60分钟的挥拍运动,包括热身和拉伸。同时,要注意强度控制,心率应保持在(220-年龄)×65%-85%之间。运动时佩戴护腕和护膝可以有效缓冲关节压力,并选择减震运动鞋以保护脚部。

当然,运动中也要注意防止损伤。学习标准的发力链,确保发力过程是从蹬地、转髋到挥臂,而不是单纯用手腕发力。同时,运动后可以冰敷肘关节10分钟,以预防肌腱炎。加强肩袖肌群的训练,使用弹力带进行外旋练习,以及握力器训练,都是很好的补偿措施。

总的来说,挥拍运动通过心肺刺激、神经激活和骨肌强化三位一体的机制,实现了覆盖全身的疾病预防效果。它的趣味性和社交性也更容易让人长期坚持。每一次挥拍,都是对健康的精准投资!

在天气好的情况下,患者朋友们不妨约上三俩好友,一起出去打打乒乓球、羽毛球等,这样不仅能增强体质,还能提高生活的乐趣。如果是病重患者,或者不方便大幅度运动者,也可以居家,简单地进行挥拍动作。切记,除了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,千万不要久躺不动,这对病情恢复百害无一利。

趁着这个阳光明媚的周末,大家一起动起来吧!亲爱的读者,感谢您的阅读!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,欢迎您分享、点赞、转发、收藏,也欢迎您关注理君博士的“微信公众号”和两个“微信视频号”!关注健康,分享美丽,共享美好生活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88 洛江仙网游活动宝典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